今日  网站首页  今日上党  帮助    
  文章搜索
用户名:  密码: [注册] [找回密码]  
放大  缩小  默认
苏店镇西岭村: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旅融合“加速度”
稿件来源:李晓妍李广亮李玲郭超

  12月19日,记者走进西岭村非遗传艺的“根据地”——贴布绣非遗小院,院子不大,墙上挂着的剪纸作品,给小院增添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。“2016年开始,我就已经跟着马老师学了。平常有时间我们就来这里,不仅丰富了生活,也增加了业余爱好!”正在学习剪纸的村民陈秀平对记者说,要学会贴布绣,就得先学会剪纸。
  西岭村是位于苏店镇的一个小村庄,首批“国家级传统古村落”,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600余亩,共有农户100余户,人口460人。村子依山而建,曾是清朝时期河南至长治经商之人的必经之路,因官道而吸引四方之人来此定居,传统制瓷、手工业兴极一时。
  据悉,贴布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,村里的技艺传承人马春花吸纳农村妇女,成立了“绣品坊”工艺传承实训基地,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工艺品深受游客青睐,小技艺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大作用,同时也让游客体会到淳朴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  “我十几岁开始跟母亲学习剪纸和贴布绣,做了50多年了。我就和我们西岭村的妇女们,不干农活就做贴布绣。我们做的布老虎销量也很好,周边县区、旅游的人都会来买。我就想把民间剪纸、贴布绣传承下去。”市级非遗传承人马春花说。
 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,“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”,“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,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”近年来,西岭村通过深挖非遗文化,打造非遗特色品牌文化,积极探索“非遗+”模式,推动非遗与文化、旅游等融合发展,开辟文旅乡村新局面。
  在西岭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武谚弘的带领下,记者走进了村里的明清古建筑群,“西岭村明清民宅中随处可见的是具有特色的匾额文化。这些多为寻常百姓为自家院子起的别致雅名,也有院中牌匾以警示后人。”武谚弘向记者介绍道。
  据了解,村里古建筑占到村内居住建筑面积的80%,且古建筑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,层次分明,精湛的木雕、石雕、砖雕艺术令人称叹。目前保存完好古民居、庙宇有40余处,具有较好的历史文化价值、欣赏和保护价值。该村地势较高,村内建筑错落有致,远眺古民居呈八个梯次,错落分布,别具风格。
  村子里留存有代表性的是西岭村清代完整保留下来的青石官道,绵延1.5公里,历经沧桑,但仍然能够看到车轱辘和马蹄留下的痕迹。“这条古道是明末清初时候建起来的,在古时候就是一条官道。电影1942也在我们村这条石板古道上取过景。”村支部委员武三平说。
  “非遗传承生于农村,长于农村,我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,把它的根扎得更深。下一步,我们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让非遗传承融入时代背景,根植乡村土壤,激发内生活力,实现高质量可持续传承的同时,助力文旅融合,服务乡村振兴,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,把我们西岭村建设得更美,让西岭村的老百姓生活得更好。”西岭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武谚弘说。
(李晓妍 李广亮 李玲 郭超)
分享到:
 本文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论数()  更多>>
评论正在加载中...
 发布评论
 用户名: 密码: 匿名
最大长度:500 还剩:500
 
   今日黎都 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>> 
 
 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
·苏店镇西岭村: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旅融合
  本文所在版面
【第 A1 版:要闻】
«上一版 下一版»
《今日上党》数字报-上党区全媒体中心 主办
关键字:今日上党数字报|今日上党电子报|上党区全媒体中心